note.jpg (6906 bytes)  三摩提  捨妄趣真的先決條件15A

初發心二種先決條件

        阿難及諸大眾,聞佛開示及教誨,疑惑消除,心悟實相1 ,身意輕安,得未曾有。重白佛言:

        “世尊!我現在雖然恭聞這等法音,悟知如來藏妙覺明心,遍十方界,孕育如來十方國土,清淨寶嚴妙覺王剎,以為千了萬了,更無別事。可是如來又責我多聞無功,不如一日修習無漏道業。

        我現在好像一逆旅飄泊的人,流浪已久,忽然蒙天王賜與高樓華廈(喻如來藏體、用圓融),雖然獲得這般大宅,但是不得其門而入(喻未得修門,不能證入)。

        惟願如來,不要捨棄大悲心,指示我及會中的迷昧大眾,根本發心下手起修的門路,使皆能捐棄小乘,畢竟獲證如來無餘涅槃。教有學的徒眾,以何種方便,收攝往日攀緣不休的意識心,進而降伏,令得大總持法門,入佛知見。”

        當時世尊,聽了阿難的請示,哀憐悲憫會中的緣覺、聲聞弟子,對於菩提妙心,尚沒有親自體證,未得自在;又為將來佛陀滅度後,末法時代的眾生,有發菩提心的,開演最上乘的圓妙修行路徑。

 

  備注

此實相,即不空如來藏、空不空如來藏,菩提勝淨明心是也。空如來藏,前三卷已悟,故不指在內:第二卷,十番顯見之末,佛責汝等狹劣無識,不能通達,清淨實相,此第一次說實相。則後文剖妄所出之真,四科所會之性,皆實相也。第三卷,圓彰七大之前,許令當來修大乘者,通達實相,此第二次說實相,則以下所談七大遍周,及阿難大眾,所悟遍常之心,皆實相也。
第三次此處經家所敘,已悟實相,可以推知,前來佛說後二藏,正答滿慈(富樓那),兼示阿難,全是發揮實相也。

 


prev buddhabut-l.jpg (2511 bytes) buddhabut-r.jpg (2516 bytes) next

本講義是由 吉隆坡 雙威學院 佛學會 Kuala Lumpur SUNWAY COLLEGE Buddhist Society 師生共同努力所完成,歡迎廣為流傳,但請尊重智慧財產權,若有借用,請載明出處!